标题:特讯特写!正规烟草购买“丹青过实”

导语:近年来,我国烟草市场秩序日益规范,然而,在正规烟草购买过程中,却出现了一些“丹青过实”的现象,让消费者权益受损。本报记者深入调查,带你揭开这一神秘面纱。
正文:
近日,市民李先生在一家正规烟草专卖店购买香烟时,发现所购香烟的实际含量与包装标注的含量存在较大差距。李先生不禁质疑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李先生表示,他在购买香烟时,店员推荐的香烟包装上标注的焦油量为10mg,尼古丁量为0.9mg。然而,他在抽吸过程中,明显感觉烟味较浓,且喉咙不适感明显。于是,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,发现香烟的实际焦油量和尼古丁含量可能存在虚标现象。
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,记者来到这家烟草专卖店。在购买过程中,记者特意向店员询问了香烟的焦油量和尼古丁含量。店员表示,包装上标注的含量是准确的,不存在虚标现象。
然而,记者在购买后,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香烟进行了检测。结果显示,该品牌香烟的实际焦油量为15mg,尼古丁量为1.2mg,均高于包装标注的含量。
针对这一情况,记者采访了我国烟草行业专家张教授。张教授表示,正规烟草购买过程中出现“丹青过实”的现象,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:
- 部分商家为追求利润,故意虚标香烟含量;
- 部分商家对香烟含量检测不够严格,导致虚标现象发生;
- 消费者对香烟含量的认知不足,容易上当受骗。
张教授建议,消费者在购买香烟时,应选择正规渠道,并关注包装上的含量标注。同时,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烟草市场的监管,严厉打击虚标含量等违法行为。
在采访中,记者还了解到,我国近年来已加大了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力度。2019年,我国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,开展了全国烟草市场专项检查行动,共查获违法卷烟案件8000余起,涉案金额达5亿多元。
结语:
正规烟草购买“丹青过实”的现象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扰乱了烟草市场秩序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力度,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,让消费者在购买香烟时,享受到更加安全、放心的消费环境。